作者:王大拿 发布日期:2017-11-22 浏览数:4357
相信大家看到这个报告已经不是很吃惊了,尽管“毒韭菜”事件曾经轰动全国,但是还是难以抵挡生产者对于农药的使用。
究其原因,还是下面这个家伙捣的鬼!
韭蛆
双翅目,眼蕈蚊科,主要危害韭菜、大葱、洋葱、大蒜等百合科蔬菜,广泛分布于北京、天津、山东、山西、辽宁、江西等地,是葱蒜类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。
幼虫聚集在韭菜地下部的鳞茎和柔软的茎部为害。初孵幼虫先危害韭菜叶鞘基部和鳞茎的上端。春、秋两季主要危害韭菜的幼茎引起腐烂,使韭叶枯黄而死。对韭菜种植的危害极大,严重影响产量,而这则导致了毒韭菜的产生。
毒韭菜
毒韭菜是为了防止危害韭菜根部的害虫,在韭菜种植过程中大量施用农药等有毒物质,不按安全施药间隔期施用,造成农药残留超标严重,甚至引起消费者食用后急性中毒。
韭菜种植的关键在于毒韭菜,而毒韭菜治理的关键在于韭蛆
韭蛆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:腐殖生蛆、气味吸引。
腐殖生蛆
在农业种植中,很多生产者在使用有机肥的时候不会刻意注意是否完全腐熟。经常会使用未腐熟好的有机肥或堆积未发酵的粪便,而这则导致了韭蛆的滋生。未腐熟的有机肥施用土壤后,原生生物无法快速分解处理,这时就需要后生生物协助分解,韭蛆就是一个最好的帮手。
气味吸引
韭菜割茬后,从伤口处就会流出液体,产生的气味以及液体腐烂生成的气味就会吸引韭蛆成虫,引起韭蛆为害。
针对这两个方面,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。
1、使用充分腐熟的生物有机肥;
2、韭菜在上午进行割茬,中午的阳光会促进伤口的愈合。割茬后,撒施微生物菌粉或喷施复合微生物菌剂,利用菌剂特有的气味来掩盖韭菜割茬的气味,从根源上解决韭蛆问题、解决毒韭菜问题、解决韭菜种植问题。